毛竹
中国园林百科更新时间:2022-12-18 22:57:32>点击数:

树木简介:
毛竹(学名:Phyllostachys edulis (Carriere) J. Houzeau)是禾本科、刚竹属单轴散生型常绿乔木状竹类植物,竿高可达20多米,叶耳不明显,叶舌隆起;叶片较小较薄,披针形,花枝穗状,无叶耳,小穗仅有1朵小花,4月笋期,5-8月开花。中国分布自秦岭、汉水流域至长江流域以南和台湾省,黄河流域也有多处栽培。
毛竹是竿型粗大,宜供建筑用,如梁柱、棚架、脚手架等,篾性优良,供编织各种粗细的用具及工艺品,枝梢作扫帚,嫩竹及竿箨作造纸原料,笋味美,鲜食或加工制成玉兰片、笋干、笋衣等。毛竹叶翠,四季常青。形态特征:
地下茎为单轴散生 [2] 。竿高达20余米,粗者可达20余厘米,幼竿密被细柔毛及厚白粉,箨环有毛,老竿无毛,并由绿色渐变为绿黄色;基部节间甚短而向上则逐节较长,中部节间长达40厘米或更长,壁厚约1厘米(但有变异);竿环不明显,低于箨环或在细竿中隆起。箨鞘背面黄褐色或紫褐色,具黑褐色斑点及密生棕色刺毛;箨耳微小,繸毛发达;箨舌宽短,强隆起乃至为尖拱形,边缘具粗长纤毛;箨片较短,长三角形至披针形,有波状弯曲,绿色,初时直立,以后外翻。
末级小枝具2-4叶;叶耳不明显,鞘口繸毛存在而为脱落性;叶舌隆起;生长环境:
毛竹喜欢温暖湿润的气候,年平均温度18摄氏度左右为最佳;对土壤湿度要求较高,不能干但也不可以积水,一般在土层肥沃的红壤、黄壤等地块上长势良好。幼竹的根系较薄,不能抵抗大风,适宜向阳、避风、水位低、排水性好的山麓、山腰、山谷地带;土层的深度50厘米以上,以pH值小于7的酸性砂土或砂壤土为最佳。分布范围:
毛竹分布自中国秦岭、汉水流域至长江流域以南和台湾省,黄河流域也有多处栽培。后引入日本栽培,又引至欧美各国。
中国是毛竹的故乡,世界上约85%的毛竹都生长在中国。毛竹主要分布在东部地区的浙江、福建、广东,中部地区的江西、安徽、湖南、湖北以及西部地区的广西、贵州、重庆、四川、云南等地区,其中以福建、浙江、江西、湖南四省最多。品种介绍:


最新文章
- 2023-04-25 紫竹
- 2023-04-25 金镶玉竹
- 2023-04-25 黄金竹
- 2023-04-08 贴梗海棠别名木瓜、楙、皱皮木瓜
- 2023-04-08 春鹃别名映山红、满山红、山踯躅、红踯
- 2023-04-08 白玉兰/紫玉兰/二乔玉兰
- 2023-04-08 紫叶李
- 2022-12-18 箭竹
- 2022-12-18 佛肚竹(罗汉竹)
- 2022-12-18 毛竹